您的购物车内没有商品!
东山,又名洞庭东山,地处北纬31°附近,偏隅苏州西南30多公里处,三面濒临太湖,是三万六千顷太湖里的一个半岛,国家5A级景区。
东山,一个5万人口的小镇,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6处。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太湖小气候,让洞庭东山的碧螺春茶,太湖三白,太湖大闸蟹、太湖莼菜、白沙枇杷、细蒂杨梅、大佛手银杏等名优特产,早在民国时期就已名闻全国和东南亚。
自吴越春秋时期,东山已有文字记录,这里历代名人辈出,明清两代状元就出了两位,进士数百人,跨越明清两代的著名洞庭商帮,就诞生在这里,建国后仅中科院院士就诞生了5位,省部级领导多位。
这里还是中国明式家具的发源地,苏州最早的园林建造地之一,苏州最早的昆剧家班诞生地之一,苏帮菜菜肴的传统源地之一。历代文人墨客都在这里留下诗词文赋,作为苏州历史名镇,这里的地方志及历史记录脉络清晰,传承有序,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清廷大臣徐乾学奉旨来到苏州东山桔社开设书局,编修《大清一统志》。1699年康熙帝南巡东山,赐名碧螺春茶。
吴侬碧螺春,全名苏州市东山吴侬碧螺春茶叶专业合作社,是一家拥有 500多名茶农、果农股份的,以茶园果园基地种植,制茶车间加工生产茶叶为主,茶楼、酒店、餐饮、会议配套为辅的农民股份制合作社。
吴侬碧螺春茶果园座落在东山镇碧螺春核心景区眠佛池山坳,占地3000多亩,茶树以碧螺春群体种及政府优选槎弯3号为主,间作种植地产优质花果树如枇杷、杨梅、桃子、梅子树等。
2015年吴侬碧螺春摘取中国名优绿茶最高等级赛事桂冠——“华茗杯”5项因子盲评赛事特别金奖组第一名。
2016年3月17日上午8:40时,央视二套《第一时间》节目通过高清卫星,现场直播吴侬碧螺春茶果园春茶采摘现场。
原料:吴侬碧螺春茶原料选用碧螺春群体种及政府优选槎弯3号鲜叶。
挑拣:每斤干茶需甄选鲜叶芽头约6-8万个左右。
炒制:全程纯手工。
特色:开汤香气馥郁无青草气,汤色明亮杏黄绿自然色,茶汤甘甜醇厚有回味,品饮后两颊收缩生津不止。
真伪鉴别:正宗碧螺春的茶汤都具有显著的鲜爽气息,原因在于碧螺春茶鲜叶的氨基酸和茶多酚比例非常的均衡合适。假冒碧螺春因为酚氨比的不均衡,即使外形逼真,茶汤呈味仍然失调,要么偏苦偏涩,要么单薄寡味。
说起碧螺春,大家都知道是源产地是出自苏州东洞庭山和西洞庭山两个镇(现简称东山,西山,西山现改名金庭)并且知道康熙皇帝嫌此茶名“吓煞人香”太俗气而御赐“碧螺春”的传闻,当然还有更多的野史和民间传说。但真正的历史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查考大量历史书籍,我们发现 “碧螺春”字样最早出现在古籍的记载,源自明末清初吴伟业《如梦令*镇日莺愁燕》一词中: “镇日莺愁燕懒,遍地落红谁管?睡起热沉香,小饮碧螺春碗。帘卷,帘卷,一任柳丝风软。”
考据吴伟业,苏州太仓人,生卒年是1609年—1672年,且吴伟业当时曾多次游玩东山,并在东山的雨花台,莫厘峰,陆巷、翁巷古村等地留下诗词无数,我们发现细读吴伟业这首如梦令的诗词后发现作者在抒情闲饮碧螺春茶之余,也流露了很多的无奈和愁思,按照吴伟业一贯的文风,他的大量作品都是在明末清初这个特殊时间段,表达国破家亡诗人忧思国家社会的情感。反映了山河易主,物是人非的社会变故,描写动荡岁月的人生图画,志在以诗存史。 而苏州地方志记录则是1699年康熙帝(生卒年是1654年-1722年)南巡苏州东山御赐“碧螺春”茶名。这两个历史人物生卒年仅相距45年,据此考据,碧螺春茶名字无论是吴伟业时候就已经有了,还是后来康熙帝赐名,都至少非常正确的还原了碧螺春茶名出现的大致时间,基本是在顺治帝至康熙帝之间,距今大约300多年历史。
清代乾隆年间金友理编著《太湖备考》卷六载:“茶出东西两山。东山者胜,有一种名碧螺春,俗呼吓煞人香,味殊绝,人赞贵之,然所产无多,市者多伪。”
清代嘉庆年间,苏州名士顾禄编著《清嘉录》记载:“谷雨前,邑候采办洞庭东山碧螺春入贡,谓之茶贡。”
1838年龚自珍《戊戌会稽茶》论及“茶以洞庭山碧螺春为天下第一,古人未知也。近人始知龙井,亦未知有碧螺春也。”(摘自《龚自珍全集》第九辑第505页《戊戌会稽茶》篇)
清宣统三年(1910年)南洋劝业会上碧螺春获取优等奖。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苏州吴世美茶庄以东山俞坞村及槎弯村碧螺春茶获取金奖。
1918年(民国七年)工商部国货展览会上碧螺春获取一等奖。
1929年,(民国十八年),国民党元老李根源在东山寻访碧螺峰,并在灵源寺品饮碧螺春茶,并在碧螺峰山麓下留下“碧螺春晓”摩崖石刻。这段历史记录在《吴郡西山访古记》中。
民国元老李根源编著《吴郡西山访古记》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吴县志》(李根源、吴荫培)卷五十一:“……图经续记,近时东山有一种碧螺春最佳,俗呼吓煞人香,味殊绝,人赞贵之,然所产无多,市者多伪。”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王孝煌撰《一澄研斋笔记》记载:“太湖洞庭东峰,一名碧螺,产茶。土着土偶采置怀中,茶叶经热,即发奇香,吴人呼为吓杀人。圣祖巡行,闻其名,试之甚美,以名不雅观,更曰碧螺春。考此茶,拣极嫩芽焙火,质细而味醇。先贮沸水,以高低之,即沉底。多食克化,甚有助胃力,新茶愈香烈。今吴下有假货,俗亦名佛动心。”
1954年,周恩来携带东山碧螺春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1955年,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亲自以上投法冲泡碧螺春茶。
1959年,全国十大名茶评比赛中碧螺春获取中国十大名茶称号。
1963年,朱德委员长访问洞庭东山期间,洞庭东山炒茶姑娘周瑞娟为朱德委员长表演碧螺春炒茶技艺。
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签署期间,周恩来总理选取东山俞坞村(文革期间叫绿化村、现在叫碧螺村)碧螺春作为国礼馈赠美国国务卿基辛格。
1984年,陈椽编著《茶业通史》:“清朝名茶洞庭碧螺春,江苏太湖洞庭东山所产的上等绿茶,全体是嫩芽,形状细嫩卷曲,似螺形,色泽绿褐,蒙披白毛,香味淡,汤色青翠澄澈,叶内情嫩微白。汤色深碧,味极清香,称为碧螺春。”
1985年,著名茶学专家,中国近代高等茶学教育事业的创始人之一陈椽主编《中国名茶研讨选集》谈到“名茶命名”时说:“开端就以地方为名,......如洞庭碧螺春,洞庭是苏州太湖的洞庭山,碧是指汤色,螺是指形状,春是指初春的嫩茶。这种命名很全面,一见就知产地、形状、汤色和嫩采的名茶。”
陆廷灿《续茶经》引《随见录》查到:“洞庭山有茶,微似岕(长兴罗岕茶)而细,味甚甘香,俗称‘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这段文字很明确说了苏州有碧螺峰,但只是含糊说了洞庭山,却并没有明确说碧螺峰是在洞庭东山还是在洞庭西山。于是我们查证到碧螺峰的这段历史:明正德年间宰相王鏊((1450年—1524年生卒,苏州东山人)曾题“碧螺峰”三字于此东山灵源寺背后的碧螺峰上,且留下《碧螺峰》诗一首。有碑拓为证:“俨双峰兮亭亭,忽雾绕兮云横。冈峦纷兮离合,洞壑黯兮峥嵘。望夫人兮不远,路杳俨双峰兮亭亭,忽雾绕兮云横。冈峦纷兮离合,洞壑黯兮峥嵘。望夫人兮不远。
民国九年朱献淮编著《洞庭东山物产考》第5页载:“洞庭东山之茶最著名为碧螺春,树高二三尺至七八尺,四时不凋,……”
民国十八年(1929年),国民党元老李根源在东山上湾至陆巷一带访古三天,据李根源著《吴郡西山访古记》载:“二十四日,入灵源寺,小坐可月堂,煎灵泉,试碧螺春,别饶风味。碧螺之美洋溢海内,其名岂浪得者哉!登碧螺峰次,上演武墩,再上桯公墩,终登嵩峰顶。循白豸岭而下,观宋中奉大夫叶桯墓桯。大雨骤至,返石桥寓所”。这段文字清清楚楚记录了当年李根源李公曾经在东山灵源寺山后寻访了碧螺峰一事。当年李根源登上灵源寺后半山腰,还在松林中一堵仰卧的摩崖上为寺僧宏度题写了“碧螺春晓 民国十八年 灵源寺僧宏度嘱 腾冲李根源书”,这块碧螺春晓的摩崖石刻至今完整地保存在原址。
民国《吴县志》陆廷灿《续茶经》引《随见录》查到:“洞庭山有茶,微似岕(长兴罗岕茶)而细,味甚甘香,俗称‘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这段文字很明确说了苏州有碧螺峰,但只是含糊说了洞庭山,却并没有明确说碧螺峰是在洞庭东山还是在洞庭西山。于是我们再次查证到,明正德年间宰相王鏊((1450年—1524年生卒,苏州东山人)曾题“碧螺峰”三字于此东山灵源寺背后的碧螺峰上,且留下《碧螺峰》诗一首。有碑拓为证:“俨双峰兮亭亭,忽雾绕兮云横。冈峦纷兮离合,洞壑黯兮峥嵘。望夫人兮不远,路杳俨双峰兮亭亭,忽雾绕兮云横。冈峦纷兮离合,洞壑黯兮峥嵘。望夫人兮不远。
碑拓有了,碧螺峰诗也有了,那么王鏊故去之后4、500年的悠悠岁月里,那块题跋“碧螺峰”三字的顽石是否依存在碧螺峰上呢?
著名鸳鸯蝴蝶派文人苏州周瘦鹃周老这篇《苏州好*望江南》词牌对东山的花果、茶叶、湖鲜等做了一个很好的诠释和介绍:
苏州好,来作太湖游。水上人家争结网,烟波出没打鱼舟。渔唱满汀洲。
苏州好,来作太湖游。浩渺烟波三万顷,奇峰七二似螺浮。好放木兰舟。
苏州好,来作太湖游。山峙东西如拱璧,嘉禾嘉果庆丰收。胜似武陵洲。
苏州好,嘉果满东山。万树枇杷千树栗,杨梅悒紫桔流丹。我欲当盘餐。
苏州好,茗碗有奇珍。嫩叶喷香人吓杀,纤茸浮显碧螺春。齿颊亦留芬。
2015年春茶季节,吴侬与上海餐饮界联袂举行东山寻味之旅活动,其中各大酒店大厨轮流在吴侬合作社旗下吴侬雅舍酒店餐厅现场烹饪碧螺春美食,嘉宾现场品鉴是活动内容之一。
【碧螺春炒虾仁】苏帮菜经典菜肴,选用东山地产太湖青虾及吴侬有机碧螺春茶。
【碧螺春茶汤饭】选用吴侬牌有机碧螺春茶及东山地产的太湖青虾、虾子、细梢笋为主要食材。
清·陈康祺 从来隽物有嘉名,物以名传愈自珍。 梅盛每称香雪海,茶尖争说碧螺春。已知焙制传三地,喜得揄扬到上京。吓煞人香原夸语,还须早摘趁春分。
清·梁同书 此茶自昔知者稀,精气不关火焙足。 蛾眉十五采摘时,一抹酥胸蒸绿玉。 纤衫不惜春雨干,满盏真成乳花馥。
碧 螺 春 现代·田汉 更无天堑能防越,何处桃源可避秦? 只愿涛平风定日,扁舟重品碧螺春。
现代·周瘦鹃 及时品茗未为奢,携侣招邀共品茶。都道狮峰无此味,舌端似放妙莲花。
清初吴伟业《如梦令*镇日莺愁燕》一词中: “镇日莺愁燕懒,遍地落红谁管?睡起热沉香,小饮碧螺春碗。帘卷,帘卷,一任柳丝风软。”
周瘦鹃 苏州好*望江南苏州好,来作太湖游。水上人家争结网,烟波出没打鱼舟。渔唱满汀洲。苏州好,来作太湖游。浩渺烟波三万顷,奇峰七二似螺浮。好放木兰舟。苏州好,来作太湖游。山峙东西如拱璧,嘉禾嘉果庆丰收。胜似武陵洲。苏州好,嘉果满东山。万树枇杷千树栗,杨梅悒紫桔流丹。我欲当盘餐。苏州好,茗碗有奇珍。嫩叶喷香人吓杀,纤茸浮显碧螺春。齿颊亦留芬。
周瘦鹃 苏州好*望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