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奇美
优奇美
    4001-537-518
购物车

【探寻“中华第一贡”】一杯古井酒,飘香两千年

时间:2016-11-01 |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李家林

霜降时节,古城亳州大雾笼罩,车窗外白茫茫一片。不经意间,空气中的酒香味越来越浓。无需司机师傅提醒,车上人就知道,古井酒厂已经近在眼前。

1023日至24日,人民网安徽频道跟随安徽省主流媒体探索古井创新之举暨第三届古井杯现场新闻大赛采访团前往安徽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古井集团),获悉古井集团用自然馈赠的阳光、空气与水,用古法与科技共同打造的繁杂工艺,用科技创新带来的力量,让古井贡酒的酒香携着历史的沧桑,穿越千年环绕至今,成就了中国白酒业一个响当当的品牌——被誉为“中华第一贡”的古井贡酒。

 

古井的新意 从“九酝春酒”到科研发展新纪元

说起古井贡酒的酿造之法,中国白酒博物馆馆长张猛如数家珍。

张猛介绍,“九酝酒法”是古井贡酒酿酒之核心,传承至今已有1800多年,是国内最早有文字记载的酿酒法。

东汉建安年间,曹操曾将家乡亳州产的“九酝春酒”(即古井贡酒前身)进献给献帝刘协,并上表《上九酝酒法奏》说明九酝春酒的制法:“臣县故令南阳郭芝,有九酝春酒。法用曲三十斤,流水五石,腊月二日渍曲,正月冻解,用好稻米,漉去曲滓……三日一酿,满九斜米止,臣得法,酿之,常善;其上清,滓亦可饮。若以九酝苦难饮,增为十酿,差甘易饮,不病。今谨上献。”

三国时代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很快翻到了明朝。万历年间,祖籍亳州的沈鲤担任朝廷“阁老”。就像当年曹操献酒一样,他也把家乡产的美酒献给了朝廷,并在奏折上引用了亳州当地民谣——“涡水鳜鱼黄河鲤,胡芹减酒宴佳宾”。“减酒”就是古井贡酒的前身。

时光荏苒,古井酒飘香已经接近两千年。现在,古井贡酒曾四次蝉联全国白酒评比金奖,是巴黎第十三届国际食品博览会上唯一获金奖的中国名酒,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安徽省政府质量奖等荣誉。但古井人并不满足,想尽一切办法提升酒的品质。

“我们在古法酿造的基础之上,投入近2亿重金,以科研手段不断提升酒的品质,进入科技发展的新纪元。”古井集团文化中心副总监吴伟介绍,古井贡酒之所以赢得消费者的信赖,离不开对传统工艺的传承,更离不开科技的创新。

吴伟介绍,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白酒行业亦是如此。2014年,古井集团聘请白酒界的泰山北斗沈怡方、高景炎、赖登燡、高月明、庄名扬、徐岩、杨明、孙宝国、宋全厚、汤斌为“古井贡酒十大技术顾问”。

与此同时,古井集团还成立“查枢屏大师工作室”。工作室的硬件配备及专家团队的构建,在白酒行业内占据领先地位,5位国家级白酒评委(据最新消息,1215日,中国酒业协会又聘任3名古井员工为国家级白酒评委),6位省级白酒评委,30位老中青相结合的一级品酒队伍,他们专业技术过硬,经验丰富。工作室还配备5个酒体设计室、2个品酒室、2个实验室、2个科研室,包含有白酒网络品评系统、白酒冷冻过滤系统、白酒自动化勾调系统等,无论是人才队伍还是硬件设施,都堪称白酒行业一流的科研平台,在技术创新、生产攻关上,生产的新工艺、新产品和时尚酒的研发方面起到行业的引领作用。

白酒,好喝才是硬道理。有了强大的科研队伍,古井集团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饶有新意地用科研成果反哺酿酒过程,最终生产出被世人誉为“酒中牡丹”“东方神水”的“中华第一贡”。

 

无极酒窖常年的恒温恒湿状态,更益于原酒的自然老熟

 

古井的创意 无极酒窖蕴藏生命的力量

来古井集团,一定要参观无极酒窖。

在这个庞大的地下酒窖参观,不跟着导游会迷路。当人民网安徽频道穿梭过那一条条错落有致、左右通透、四通八达、阴阳中和的隧道后,仿佛在亲历一场酒文化的时空之旅。

导游介绍,酒窖借用的是曹操当年地下运兵古道的格局,地下无极酒窖建筑面积51900平方米,内设酒窖99座,特制陶坛储存总量19999只,是唯一一座将白酒文化和城市旅游相结合并融入西方酒庄设计理念的中国地下万吨酒窖。

进入地下二层的窖藏区, 南面陶坛墙是古代窖池考古遗址,通过视觉的变换,让人们感受到古井上千年酿酒文化的深厚底蕴,里面的酒坛层层分布、连绵不绝、无穷无尽,外露的酒坛仅是冰山一角。酒坛有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区域,体现古井酿酒文化的包容。

人民网安徽频道看到,在存酒区的陶坛上,贴着诸多名人名单,龙永图、聂卫平、王治郅、丁俊晖等耳熟能详的大名让人眼前一亮。

为何这些名人都在此存上一坛美酒?导游介绍,隐于地下的无极酒窖常年处于16~26度之间的恒温状态,湿度在60~80之间,使原酒的“自然老熟”过程一直处于最佳常态,促进了原酒分子之间的缔合及品质的提升。经科研证明,通过该地下陶坛窖藏的原酒,其酒体与其他一般性储存的原酒相比,香味物质成分更加丰富、比例更加协调,入口感觉更加细腻舒适,酒体更加浓郁协调、醇香厚重、绵甜净爽。

而酒窖播放着舒缓的音乐,据说就像胎教一样,正在促进这原酒的生长。这正是古井人的理念:“酒是有生命的。”

“酒是有灵性的,有感情的,我们甚至可以想象酒参与到了生命的形成和人类的进化过程当中。对于古井贡酒而言,我们无极酒窖窖藏的美酒,就是蕴藏着生命的力量。”古井集团董事长梁金辉的这段话在白酒界广为传播。

 

古井亭,古井贡酒的符号魏井便隐于此地

 

古井的诗意 古窖古井誉天下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剩下三分化为诗句。但诗人们若到古井参观,一杯古井酒,至少七分化作诗意。这与古井集团展现出的悠久历史以及人文文化密不可分。

在古井集团,有一个地下庭院别有洞天——一口古井隐于此地。古井贡酒酿造用水,均源自千年古井中三尺以下之无极水。据《亳州志》记载,公元532年,北魏独孤信将军和南梁的将军元树六战于古亳州,独孤将军战败,悲愤之下把武器投入井中,这口井就此成名。

后人取此井水饮用、酿酒千年不绝,同时这口井也被赋予神秘的色彩,衍生出了许多美丽的传说。比如,此地老百姓用此井水煎药比其它水效用好;又比如,传说原来这口井是口枯井,独孤将军用武器长戟一掷,把泉眼扎开,井水喷涌而出,把另一武器金锏再一投,水质变得清澈而甘甜。

目前,这口魏井就在古井集团的生产园区内。为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文物,古井集团专门修建了古井亭,亭上更有启功、沈鹏、赵朴初等多位名人的墨宝。

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古井酒厂的符号便是这口魏井。然而,老一辈古井人都还听过另一个传说:除了那口魏井以外,还有一口古井。这一传说在1992年修建古井文体馆时得到了部分验证:文体馆建设需要打较深的地基,但在挖掘机打到距地面近5米处时出现情况了,打到了石头,挖不下去了。施工人员发现,地下有一口砖砌的井,上面还盖有一块石板。在上报情况后,古井集团的领导让施工队立即停工,并请来文物部门对井进行鉴定。通过出土的砖、瓷片、碗等断定为宋时井,距今约有千年。

这口古井为何会在地下呢?原来,古井镇此前属于黄泛区,黄河故道就在离古井镇不到40公里的商丘。史料记载,南宋嘉熙四年,即公元1240年,黄河发了一次特大洪水,“夺淮入海”,可能当时的人们为了躲避水灾,在临走前用当时农村用的石磨或碾盘之类的石板盖在井口上。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其井口再没有打开过,千年后才重见天日。黄河在元明清时也多次泛滥,淤积造成了地面的抬升,因此,这口宋井就在地下静静沉睡了千年。如今,在古井酒厂内的魏井和宋井里,井水仍然清澈甘冽,终年不竭。

现在,古井集团仍在远离市区的古井镇生产,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这个镇地下有着碱性的好水,这是古井贡酒醉美飘香的“秘诀”。


另外一口古井——宋井

 

除了古井,古井集团还藏着古窖池群。俗话说,“百年老窖出好酒”。古井的古窖池群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正德十年,即公元1515年。古井酒文化博物馆内有一块界砖,就是在该窖池群重修的时候从地下挖出来的,上书“正德十年 东北角界”的字样,可以证明这个窖池群已有500年的历史。这片明代窖池群,是中国目前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窖池群之一。

1958年,这片明代窖池群连同“公兴槽坊”被国家收为人民公社的酒厂。当时只有12间破茅草屋,112条窖池,32个人,一口锅甑,后来几次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而古井集团最早的发祥地,就是这个车间。

公兴槽坊经过数百年不间断使用之后,现在仍然还在酿酒,并且成为了闻名白酒界的酿酒活文物。20135月,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公兴槽坊为代表的包括“北魏古井、宋代古井,明清窖池群、明清酿酒遗址”在内的古井贡酒四个单体酿酒文物,均名列其中。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也因此成为白酒行业中国家级文物最多、体量最大、历史最为悠久的白酒生产企业之一。

采访团成员参观后纷纷感慨,品味着悠久的历史,品尝着古井美酒,诗意自然蓬勃而出。

千年源远流长的酒脉,铸就了古井集团的宏伟与壮观,在古井人看来,下一个阶段,是古井酒厂融入“一带一路”,获取世界认可的漫长岁月。

未来,古井集团将继续紧紧围绕“拿下一百亿,冲向前三甲”及“制造业帝国”的战略目标,着力打造“四大平台”,努力为“四个全面”“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制造业的力量,力争在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00亿元,让中国白酒飘香世界。


同地域其他新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跟帖管理

0个评论   0人参与

一键登录: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