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奇美
优奇美
    4001-537-518
购物车

枸杞的起源:红果原来是仙丹!

时间:2017-04-13 | 来源:优奇美商城



天下黄河富宁夏”,古老悠远的母亲河用她甘甜的乳汁滋养着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具有“红宝”之称的枸杞子。


枸杞自古就被誉为生命之树,伴随着华夏文明从4000多年前的殷商文化走来,自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枸杞子堪称强身健体的极品、益寿延年的圣果。由于它的特殊性,特别是它源远流长的历史、扑朔迷离的传奇、养生益寿的功效、红红火火的吉祥,它已不仅仅是过去单一的地方名优特产和特殊的药食两用植物,更呈现出璀璨的中国枸杞文化特征,下面就由小编介绍几个关于枸杞起源的故事。

 

传说1:枸杞的由来




相传战国时期,在秦国境内黄河南岸,香山北麓(今中宁)平原上,有一青年农夫,乳名狗子,以农耕为业,娶妻杞氏,杞氏勤而贤惠,夫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奉养老母,倒也勉强度日。时秦吞并六国,倾国之男丁,拓疆征战,狗子被召戎边。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戎归,狗子边归来,已是满面须发。路见家乡正闹饥荒,田园荒芜,路人讨吃,饿殍遍地,众乡邻面带菜色,孩子嗷嗷待哺。狗子甚为惶恐,不知老母与妻子现状如何,既到家,见老母发丝如银,神采奕奕,妻子面色红润,不像路人饥饿之状,甚为惊讶,谓妻曰"路见乡邻皆饥,唯母与尔饱满,何也?"妻对曰"尔从军后,吾终日劳作,勉为生计,去今之年,蝗灾涝害,颗粒无收,吾采山间红果与母充饥,方免其饿"。其母曰:"吾若非尔媳采红果食之,命已殒矣!"狗子喜泣,对妻更为敬之。邻人闻之,争相采食,谓之枸杞食。后人发觉狗妻杞氏所采山间红果有滋阴补血养肺建胃之功效,民间医生采之入药,改其名称枸杞子。


传说2:枸杞渊源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卫宁大地是一片汪洋大海。大禹治水用开山大斧劈开青铜古峡,自此,卫宁大地沧海变桑田,土肥水美、阳光充足、四季分明、五谷丰登。


失去水泽的北海龙王无事可做,怒火中烧,将为百姓谋福祉的大禹告上天庭,说大禹侵犯他的领地,将水泄下,北海变旱源,龙子龙孙无生存之地。玉皇大帝不知人间巨变,派王母娘娘和太上老君下界用五色土堵住峡口,欲让卫宁平原再成汪洋。


善良的王母娘娘下界看到这里的百姓男耕女织,安居乐业,一派祥和安宁,不忍心让这里再遭水患,于是按下云头,将五色土抛在了牛首山的南坡,自此有了大小罗山的传说,而今大小罗山确有五种颜色的土壤。王母娘娘为了继续造福凡间百姓,把自己的红耳坠留在了人间,这就是造福人类的红宝枸杞。

 

太上老君一看善良的王母娘娘为凡间百姓做好事,心想我何不也为凡间百姓做点好事。于是,他化作一白首仙翁,暗访卫宁大地。当他得知红耳坠虽留在了人间,但却结不出果来,遂挥杖引来南山一股苦涩的山泉,潺潺注入卫宁大地,并把仙人杖插入沙漠,然后驾祥云离去。

 

不久,田野里果真长出了枸杞。中宁枸杞缘何出名,正是由于从南山汇入黄河的清水河淤积了含有多种矿物质的土壤,才造就了名甲天下的中宁枸杞。

 

传说3:“红宝”枸杞的由来


枸杞子可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滋阴,是人间的福寿果。说起枸杞子,还有这样一段有趣的传说。

 

话说王母娘娘得道成仙前,曾在昆仑山乌龙沟一带以挖药材为生。因他不图钱财,把采来的草药送给有病的穷人,而被仙人点化成仙,封为玉皇大帝的皇后,也就是王母娘娘。在天庭,王母娘娘不忘凡间的穷人,想到凡间点化一个传药治病的人代替自己,造福人间百姓。

 

有一天,王母娘娘扮成一个老太婆讨饭到一个村落,他想围观的众人说,谁要认她为娘,她可传授识要采药的本事。一时间,讨饭老太婆能识百药的消息便传开了。不久,有一个商人找到讨饭老太婆。这商人有自己的小算盘,他想学会了认药,可以采药治病,卖药材,赚大钱。于是,他把老太婆接到了自己的家里,好衣好饭伺候着。但过了些日子,老太婆却一直不提传药治病之事。一天,商人假惺惺地叫了一声娘,问起传药之事,老太婆答道,我年老体衰,上不了山,需你背我上山。这商人心里,上昆仑山要几十里路,我哪背得动。于是他找了几个农夫用轿子抬老太婆,可老太婆说,必须你亲自背我,这样我才传本领给你。这商人那能吃得了这苦,心想这不是在整我吗!商人大怒:我白养活了你这么多日子,你想骗吃骗喝呀,滚你的吧!老人也不发怒,冷笑一声,换上自己的破衣裳,离开了商人的家,又开始沿街讨饭。没多久,又有财主找到了她,愿认她当娘。这财主心里盘算的是,若能让老太婆传授采药的本事,采到名贵的人参和灵芝,把它们献给权贵,弄个官当当岂不是件美事!于是,他把老太婆接到家,先是好吃好喝招待,可过了一个多月,仍不见老人传药,财主心里忍不住了,便又像商人一样,把老人赶出了家门。

 

这样,王母娘娘仍扮作要饭的,每走到一个地方,就会说出自己的心事,但是很多人把老人当做疯子、骗子,谁也不愿认她为娘。最后,王母娘娘驾祥云来到宁夏地界。按下云头,王母娘娘看到山河发洪水,一樵夫背着一老人过洪水漫过的石桥。王母娘娘一看,心想这不正是我要找的传药之人吗!看见樵夫把老人被过桥后,王母娘娘又扮作讨饭老太婆喊樵夫,请他也背自己过河。樵夫听到喊话后,立即过河,把讨饭老人也背过河。王母娘娘一看这樵夫如此善良,想把认药本事传给他,于是考验樵夫,就说自己几天没吃饭了。樵夫又把老人扶到不远的家里,嘘寒问暖后,让妻子端上饭菜。讨饭老太婆吃了饭要走,两口子拦住说:这大热天的,您上哪去啊?当老人说还要去讨饭时,善良的两口子十分同情,劝她说:您这把年纪了,讨饭多不容易呀!要是不嫌我家穷,就在这住下,给我瞎老娘做个伴吧?讨饭老太婆迟疑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

 

日子过得很快,转脸过了半年。一天,讨饭老太婆试探说:老这样住您家心里过意不去,还是让我走吧?樵夫急了:您没儿没女,我把您认做干娘,这不挺好吗?将来为您养老送终。王母娘娘心想这才是我要找的善良之人,将来定能把造福人间的圣果传授下去。

 

又过了些日子,讨饭老太婆突然对樵夫说:孩子,你背我到龙泉山看看吧!樵夫不明老人的心思,但还是愉快地答应了老人。他背着老人山坡下沟,跑东串西,累的汗流如雨,还不时和老人逗趣,老人自始至终很开心。于是,老人开始给樵夫传授认药采药治病救人的本事。天天如此,樵夫识得了很多草药,记住了治病的方法。

 

一天王母娘娘仍让樵夫背着早早上了山,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王母娘娘对樵夫说:我的使命已经完成,今天就要离开你,我该上天庭了。说着摘下自己的耳坠,连同自己平时拄的拐杖都给了樵夫,嘱咐樵夫,回家后把拐杖插在你家的院子里,耳坠挂在拐杖上,就可以结出满树的红果子,可治好你瞎娘的眼睛。你要造福百姓,切不可拿红果子发财,去坑害百姓。说罢,化作一缕清风,上了天庭。

 

樵夫遵照老人之说,回到家后,把拐杖插在院子里,耳坠挂在拐杖上,就可结出满树的红果子,后来樵夫改行行医采药,并把红果子送给乡亲们。他一直牢记王母娘娘的话,真心实意为穷人送药治病。

 

这就是枸杞的由来,所以枸杞又有仙人杖西王母杖红耳坠之称。

 

传说4:狗妻




很久以前,宁夏中宁县这个地方到处是水,人们只好在南山坡子一带居住。有一个叫狗娃的小伙子娶了一位贤惠的妻子白氏,小两口结婚不到一年,狗娃为了养家糊口,只好到外地给人扛长工。

 

狗娃出门后,妻子在家辛勤务劳着两三亩山荒地,将就着过日子。自狗娃走后,她一直盼望着狗娃回来。两年过去了,连个人影也不见,到第三年腊月天,狗娃得了重病回家来了。

 

一天,狗娃家柴火烧光了,因狗娃有病,妻子就拿上斧子到后山砍柴,她砍了一大捆柴背上往回走,走到半路,累得实在不行了,便坐下缓缓,顺手掏出手帕擦了擦汗。抬头望天,太阳快落山了,她准备动身回家,往起一站,看见崖头上有棵小树像一把大伞一样,她上前细看,只见绿莹莹的树上,结满了一串串的红果子。她摘了几粒,放到嘴里,又甜又解渴。她高兴极了,掏出手帕,从树上摘了许多红果子用手帕提上,背上柴回家去了。

 

到了家里,她用开水将摘来的红果子泡上,端来给狗娃喝,她看到狗娃喝得十分香甜她就每天去摘,摘回后用开水一冲就给狗娃喝。过了10多天,狗娃的病慢慢好转了,不到20天,病全好了。夫妻俩高兴极了,到山崖头上将这棵小树移回来,栽到家门前,精心看护。

 

第二年,小树长得绿莹莹的,到了五月端午,小紫花、小黄花、小白花开得满满的,稀稀拉拉地还结了几个红果子,夫妻俩高兴极了。

 

这一年,这棵树收了几斤红果子,他俩每天早晨泡上些喝,喝完就下地干营生去了,觉得精神很好,狗娃的病全靠红果子给治好的。狗娃为了感谢妻子,便给这棵小树起名“狗妻”。

 

后来,人们知道红果子能治病,都来向狗娃要树苗自己回家去种,从那时起,红果子就在中宁传开了。

 

不知道又经过了多少年,文人又给起了“枸杞”这个名字。

网友评论 | 跟帖管理

0个评论   0人参与

一键登录:

最热评论